食堂,不管是高端的还是平民消费的层次,都是打饭就餐的地方。不过一起就餐的过程中,免不了沟通和交流。在食堂,吃的是饭,产生的是情感。
初中时候住校,周末才回家一次。农村小镇中学学生多是周边村落的农家子弟,自带米和咸菜。学校食堂相对简陋,没有一般人所理解的食堂的样子,没有桌椅。每次吃饭都是从食堂取了提前自己放入蒸屉的米饭,与其他同学蹲在校园邻近食堂的各个角落或者路边,一块分享从家里带来的咸菜,一边聊着那个时候让青春烦恼的事情,吃着百家咸菜建立起浓厚的友谊。至今每次同学聚会仍然会勾起当年一起蹲在校园里咸菜就白饭,谈古论今吹牛的黑历史,当然我们同学的友谊也一直保持至今。
后来上了大学,每次放学就餐高峰时在食堂的人很多,好多人打好饭不一定有位置坐。一开始有同学不太适应,后来我们寝室八人集体商量讨论出一个对策,每次集体去打饭时安排两个同学占座,剩下同学打饭,顺便帮把占座同学的饭也给打上,这样保证在就餐高峰也能保证都有位置就餐。虽然占座这个方式有点损,给其他同学带来了不便,不过这个方法也让我们一个宿舍的同学在食堂吃饭都能坐在一块。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很快熟悉并顺畅交流学习生活感悟,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毕业,中间偶有谈了恋爱的缺席...后来我们八个同学,也都基本都有比较好的工作或升学,一起回忆起来,都觉得在食堂的占座给大家留下来不少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