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书
要说“书”,还真和我挺有缘的。小时候,别的孩子玩具满屋子,而我几乎没有,有的只有书。因为我喜欢看书,每年过生日,我只希望父亲送我一本书。从不识字时的图画书,印象最深是我5岁的时候因肚子疼住进了镇上的医院,那时医疗条件差,竟然和一个临产孕妇住一个病房,记得这个阿姨生了个大胖小子,送给我一大把糖果,把我给乐坏了。爸爸来看我的时候,我就拉着爸爸去镇上的新华书店买书,其实说是书店,也就一个不足2米的柜台,放了也就十几本书。我选了一本图案很多的《十万个为什么》,虽然不认识字,但是确实从中了解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猫为什么从房顶掉下来不会摔死,恐龙都长什么样子等等。到现在,我印象还很深刻。
学生时代
幼儿园,那是对书的印象是夜晚钻被窝里,听父亲读书。记得父亲那本古董级的《西游记》,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读的抑扬顿挫,我听得也津津有味。
小学,经常到姐姐房间找书看。比如老舍、朱自清的书,张爱玲、三毛的书,看起来,感觉比课文还难懂,寒暑假也看的同样津津有味。平日很少出门,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家看书,小伙伴、大爷大妈都叫我“书呆子”。
中学,初中的时候,因为进了加强版,平日就很少看书,每天早晨5点起床,自己做早饭,吃完骑自行车到十几里的镇上学校上课,晚上7点放学,到家天早黑了。吃完晚饭,复习、预习完,基本深夜了,那是平时一边学习,一边听南京音乐台。只是寒暑假的时候,作业写完了,没事可做,就到镇上买一些《小小说》等这样的小杂志看看。高中的时候,第一次住校了,家里每周给40元伙食费,我也比较节省,一天不超过4块钱(早晨1元,中午、晚上各1.5元),每周除去打开水等其他花销,还能结余十块钱,一个月就有40元了。这时,已经有一些商贩到学校里临时摆摊卖书了,除了参考书,还有各种小说、文学、科技等书,我喜欢小说和科技类的。记得那时卖的最火的是《人类未解之谜》这类的书,比如麦田怪圈、外星人等等,买的多,天天被其他同学借去看。
大学,那是网络刚起步,网吧还是个新鲜事物,对于我这种小地方来的人,还不知道电脑怎么开机呢。记得第一次跟室友去电子阅览室上网,我竟然坐在那里什么都不会,室友就给我了写了一个新浪网址,我那一晚上都在浏览这个网址,虽然只有一个网站,对于一个第一次接触电脑,第一次上网的人来说,太神奇了。不过网络虽然很新奇,但是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感觉好难,我大一、大二基本上都很少上网,更多的是在宿舍看书,那时很火的《贝塔斯曼书友会》,每月固定买两本,有折扣。即便你不买,也给你推荐两本来。对于一个酷爱看书的人来说,每月两本也是最基本的需求了,基本上都5本以上。买的书,被同学借阅的也很多,可以说,很少还给我了,大多都在相互传阅中失踪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很火的小说,由男生宿舍传阅到女生宿舍后,不知去向。今年的大学同学的十周年聚会时,大家还在讨论这个事,想起来,满满回忆。
在大学里,除了买一些小说外,我更多的是买电脑书籍,《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等,我还特别喜欢看合集,那才过瘾。
这些书籍,月刊大部分遗失了,好在合集保留了一点点,并且毕业工作了,每年都到新华书店买上两本收藏。后来结婚生子后,读的就少了一些,特别是触屏手机的普及,实体书买的要少的多了。
工作家庭
工作后,一开始也延续了买PC合集的习惯,不过收藏的意义大于了读书。每天翻山越岭,长居野外,很少能够有时间看书,每天累的倒地就睡着了。发现这样的生活,很不适合自己。干了两年后,辞去了大家觉得很稳定的工作,找了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收入低了一些,但是很安逸,可以每天陪伴家人,可以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
这种心灵鸡汤的书看的很多,知识长没长不知道,不过至少给了自己一些信心。
到了而立之年的你我,估计都喜欢看看这样的书。内心一直想再闯一闯,其实现实告诉自己,做好眼前的事情,因为你已经有了家庭,需要安定,也许已经不能再经受的住大放大浪了。
现在到了周末,就带着闺女到图书馆去读读书,小丫头也很喜欢读书,这让我很欣慰。
周末如果天晴,我经常带着闺女到广场、公园去拍拍照,一是留个纪念,二是幼儿园需要照片的作业太多啦。技术很差,所以,就买了本参考书看看,虽然跟说明书区别不大,但至少图文并茂一些。
新年心愿
现在的工作清闲了一些,平时很多时间都放在折腾各种数码、硬件产品上了,平日很少主动去看书了,更多的是打开手机看看新闻什么的。即便打开平板,打开读书软件,有时看的好好的,就忍不住推出看一会新闻什么的。曾经对书的那种感觉,好淡、好淡。有时候,我在想,是科技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科技。在当今短平快的新闻媒体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读书,感觉好奢侈。
2017年新年心愿,希望获得亚马逊kindle oasis,一个纯看书数码产品,一个最适合看书的舒敏产品,让我找回十年前那份对书的热情,真真切切再当一个“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