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里的绿皮火车和绿皮车里的春运故事

三十岁微胖 三十岁微胖 2017-01-13 16:06

910db751c5ac7d7f6e95579155daebd7.jpg工作闲散,离家不远,隋胖的春运记忆早已如老照片,模糊又泛黄。

当年的铁路运力,远不能和今天相提并论。所以每次看到离家远的年轻同事抱怨抢不到春运车票的时候,我只能淡淡的笑笑。我猜如果铁道部突然宣布可以无票上车,他们大概睡觉可以笑醒。而在二十年前那个属于我们的春运时代,这件事其实并不是如果,而是常态。

只不过在隋胖的春运记忆里,“上车不用票”的同义词是“挤”、“脏”、“慢”。所以和春运有关的囧事,也大多跟这几个字有关。

【人才“挤挤”】

a752f9fd82bd6ac6467231f5eeb73d4c.jpg

今天大家眼中“挤”的极限,应该是北京的地铁。

785be99552728fb237e6cf0a1f21c5d9.jpg

但二十年前的春运火车上,则完全是突破了极限的挤,突破了底线的挤。

5f1257ae283f9440bf1c0b0147c99649.jpg

“挤”从上车开始。当年由于可以上车补票,所以到了春节这种档口,买到票的和没买到票的,大家会挤成一锅粥,没把子力气还真挤不上车。现在回想当年的火车上,最多的人是民工,大概跟这有关。后来学聪明了,每次春节回家,上车前标配两名身强力壮的东北同学。不是当保镖,而是关键时刻,真的需要好兄弟踹上一脚。甚至多年后同学聚会,大家都会拿这事儿互相调侃,当年谁把谁踹上了车,谁的屁股上有谁的脚印。

 上车后的景象,也非今天的地铁可比。地铁的挤,还只限于初一水平的平面“挤”何,而当年火车上的挤,完全是高中的立体“挤”何。不要说过道,连厕所里、洗漱池上、座椅下,哪哪都是人。最搞笑的是,每次听到列车广播里说“吸烟的乘客请到车厢连接处”,我就想问他两个问题:第一,怎么去;第二,脸贴脸tm怎么吸。

 当然,还有那个“花生、啤酒、瓜子仁”的著名列车段子。为什么我们那么佩服推着小车的列车员?现在的童鞋们可能不相信,我说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你就懂了。有次春节后坐车返校,列车广播前方到站锦州,我开始跟身边的人不停的说“借过借过,我要下车了”。周围的人很同情我,但也真的是爱莫能助,根本没有过可借。

大概奋斗了50分钟,我终于挤到了车门处,准时准点在沈阳站下车了。

b5ca20b2123c86f4198d5d3f1d93fe3a.jpg

跟挤有关的故事太多,再说一件。

当时从沈阳到淄博,全程18个小时左右。下午上车后,要到第二天上午才能到家。有次因为车上太挤,一路愣是没蹭上个座位,所以全程站了18个小时。但半夜人总是要困的,尤其是凌晨1点到4点。于是这次的春运之旅中,有大概3、4个小时是像大马一样站着睡的。有意识的时候还没到天津,醒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德州,进入山东境内了。后来跟老婆说这一段经历,她不信,站着睡觉还不摔倒?我说:我也希望能摔倒!

【风尘肮“脏”】

5a34e7035b1513e91e8d2f2f1bc22eeb.jpg

如果搞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味道排名,绿皮车的味道,大概能排在大学男生宿舍前面。本身密封性不好,再加上人多且杂。卫生间即使关着门,车厢里的味道都很大。更何况春运期间,卫生间根本不可能关上门。再加上来自毛孔、泡面以及鞋子的多种气体化合物,完全可以做一期鼻尖上的中国。

除了让人难忘的味道,车厢地面和桌板上的各类食物垃圾,由于列车员很难及时清扫,也会是一片狼藉。

ccec0312add5205b090f60d6b6dadfe2.jpg

但绿皮车里的“脏”绝不仅限于环境层面上,所以来讲一讲第二件囧事。

某次在列车上,侥幸混到了一个座位,邻座的几位大姐在聊天。其中一位东北大姐以很自豪的口气跟身边的人说:我家那口子老厉害了。另一位大姐估计不服气,就问:你老头能挣多少钱。东北大姐想了想,然后说:他想挣多少挣多少。

你可以想象到周围人一副不屑和不信的样子,东北大姐倒也没多解释。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已经是半夜1点左右了。车厢口挤进来一群壮汉,各个虎背熊腰,凶神恶煞的样子。手里拿着钢管、木棍、匕首之类的“道具”。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是要干啥。

为首的中年男人样子倒是不凶,说话口气也很“和蔼”,甚至是用商量的口气在说: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给哥几个行个方便,别给自己填麻烦。我们也不多要,每个人一块钱。你也别装睡,谁也跑不了。我们也不是不讲道理,老人和小孩儿的我们不要。

话说成这样,大家再不自觉交钱还真就说不过去了。所以这帮人从车厢这头走到那头,顺顺利利的收了一袋子钱。经过列车员的休息室时,还冲里面打了个招呼,你懂的。

为首的中年男子倒是没跟那帮人一起离开,而是坐在了前面说的那个东北大姐旁边。然后轻描淡写的说:今天就干到山海关,收拾收拾,过两站下车。

旁边一众人等顿时傻掉,包括我。

你可以把这件小事当成笑话听,但对于当时还在上学的我,真实感受只有一个:社会真tm脏!

 【前路“慢慢”】

d9de9da42e32a1f314c0988de19e3152.jpg

前面说过,当年在沈阳上学时,回淄博需要18个小时,但这绝对不是最慢的绿皮火车。依稀记得当年还有慢车、普快、快车和特快之分。但不要以为慢车就是最慢的绿皮车,因为还有一种叫临客(临时旅客列车的简称,由于春节运力紧张,常常会加开一些临客)。临客的慢不是因为车速,而是因为总要让行。有多慢?再讲一件囧事。

记得是大四毕业前的寒假,由于没有太多事情,就决定先去武汉接上女友,给她一个惊喜。沈阳到武汉当时也有直达的列车,而且是特快。但很不幸,上过大学的都知道,学期末是口袋里最“干净”的时候。只能选择坐慢车,而且中途要在石家庄、安阳(河南最北)、信阳(河南最南)转3次车。故事就发生在安阳到信阳的那段旅途上。

安阳到信阳的铁路距离大概450公里。特意查了下现在的高铁时刻,大概需要2个小时。由于当年坐的是一躺临客,所以穿越河南省的这450公里路程,我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平均时速20多公里,应该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吧。

因为这20个小时,还差点惊动了警察。因为在校时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和女友通话,而这几天一直没联系(当年还用不起大哥大)。女友打电话到宿舍时,舍友说我两天前出发,这会儿早就应该到武汉了,吓得女友差点报警。

然而“慢”并不是这一趟河南印象的全部。临客的破旧车厢,才真的要了亲命。原本以为可以摆脱北方的寒夜,去晒南方的艳阳,所以并没有把在东北的全部御寒装备带上。过了淮河以后才发现,是我太天真。南方冬夜的湿冷远超想象,再加上四壁透风的破车厢,最后连随身拿的大行李包都披到了身上。以至于后来很多年,我对河南的印象都一直停留在那列安阳到信阳的破火车上。

二十年的光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当我们这些“老家伙”,感叹动车高铁的便捷与高效时,曾经咒骂过无数次的绿皮车和旧铁轨,竟悄然化为心中的一杯情怀。

曾经历过的那些绿皮车上囧事,也悄然变成了今天跟大家谈起的趣闻。

7b1a7c25af6fa2b185faa2e52345468c.jpg

有时想想,人生真的奇妙。从恨变成爱,从囧变成趣,中间只隔着一种叫时间的物质。当我们分享自己春运囧事的同时,时钟滴答,又转了一圈。这便意味着,我们离爱和快乐又近了一步。

(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新浪众测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众测立场。)
0 0
分享 商务合作 返回
微博 QQ空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