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能高效采耳,bebird可视采耳仪体验
优点:小巧精致,内窥镜拍摄清晰,多种模式可切换,自带舒缓音乐。缺点:连接手机稍微有点麻烦。
你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用挂在钥匙串上的挖耳勺,给你挖耳朵的画面吗?其实“挖耳朵”就跟剪头发一样,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需要定期去做的事情。
我想离开父母的身边之后,应该有不少人跟我一样习惯了留长小拇指的指甲,充当挖耳勺的作用,但这其实很不健康,也不安全;也有人会习惯性地用棉签棒在耳朵内转上几圈,总能沾点耳屑出来;当然也有人,会定期去专门的场所去做采耳,还能享受一堆的服务,但价格也不算太便宜。
所以后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专业的采耳设备,这次就拿到了新浪众测提供的bebird全能可视采耳仪Note3 Pro Max(简称:bebird采耳仪),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家采耳,能有什么样的新体验。
按照惯例,先开个箱看看这个bebird旗舰采耳仪里有什么:
一个采耳仪,一个充电底座,一个清洁刷,一个耳道防护塞,软化棉签、酒精棉签各5根以及一条充电线,看起来配件齐全。
底座同时也是一个收纳盒,旋转后可以打开,里面放置了4色12个硅胶套,方便不同模式下更换。
采耳仪本身看起来像是一根笔,摸起来材质应该是ABS树脂类的,尾部有bebird的品牌Logo,同时也是一个指示灯,当采耳仪没连接到手机时,就会不断闪烁。
顶部是一个可拆卸的“笔帽”,取下后就能直接启动采耳仪,盖上后自动关机。采耳仪最上方是高精度的可夹式机械臂镊子,张合的最大角度有10.2度,镊子底部内置了4颗灯珠,开盖自动点亮,同时打开的还有1000万像素的纳米内窥镜,可视角度有75度,镜头景深为10-50mm,焦距为15mm,通过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耳道内的异物。
在使用前,需要根据说明书下载bebird的专用App,并且通过它来连接到这个采耳仪上。原理就是采耳仪释放一个Wi-Fi热点,手机通过连接这个热点来进行数据传输。采耳仪内置的智能Wi-Fi芯片,属于2.4GHz频段,可以支持15米远距离的连接,图像传输速率为20fps。
连接后App中可以显示采耳仪的剩余使用时长,最长大概70分钟左右。点击已连接的设备,就能进入采耳画面了,采耳仪的内窥镜拍摄到的画面,都会实时展示在手机上,延迟几乎可以忽略。
通过App,可以切换镊子、耳勺、挤痘、口腔这四个模式,前面提到的12个硅胶套就能够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派上用场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的就是耳勺模式,第一次用建议把耳道防护塞装上,避免不小心采耳仪太过深入,损伤耳道或耳膜,这个内窥镜的拍摄画面还是比较清晰的,如果耳朵不是很脏,可以直接用硅胶耳塞直接带出,如果有比较顽固的异物,就可以使用柔化棉签来软化一下耳垢,然后用勺子挖出。
如果勺子挖不出,那么就可以切换成镊子模式,镊子的开合是通过镊子模式下的App控制的,点击镊子按键就是开,再次点击就是合,抓住耳垢就可以拿出来了。
因为这个bebird采耳仪内置了万象智能陀螺仪,所以不管你再怎么转动挖耳勺,看到的画面都是正常的,采耳的精度和准确度都提高了,不过采耳的时候记得手不要抖,不然即便是硅胶套,也还是可能出现问题的。
通过App还可以对耳道内窥镜的画面进行拍摄或录像,挖耳和镊子模式还支持多个人群的设置,标准、儿童、老人、爱侣和自定义,里面可以对内窥镜的画面做调整,比如加滤镜、美化、柔光、放大,现在连个耳垢都需要“美颜”啦!
值得一提的是,内窥镜的画面支持变焦,最高能够放大10倍,而且内窥镜下的物体都看起来都很大,所以不要被你的耳垢大小惊讶到,另外在使用中还发现,采耳仪的温度会上升,按照介绍来看是会自动进行控温,手持部分温度32度,耳镜的温度回事25度,不会烫到耳朵的,所以发现温度上升也是正常的。
另外挤痘模式、口腔模式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也是可以用的,理论上自己想要“检查”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这个采耳仪来自己检查,但是使用前记得做好清洁,不要用在奇奇怪怪的地方哦。感觉跟平时牙医给我们检查时用的设备也差不多,只是可能精度更高一些,好好利用它其实对健康也是蛮有帮助的。
(慎点)
比如通过内窥镜能看到我的耳道里面血丝比较明显,那么说明我近期可能熬夜过多也比较上火,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了。
除了这些采耳的功能外,App还内置了音频播放的功能,点击后就能让手机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这个体验跟我之前在采耳的店里是一模一样的……不得不说真的挺专业的。
总的来说,这款bebird采耳仪在功能上还是很强大的,1000万像素的内窥镜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耳朵内的清洁程度,和手机的连接速度快,画面延迟低,能让我们更快、更准、更稳地去清理这些耳垢,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还是让家人朋友帮你采耳,这样可能操作起来更顺一些,多种模式的实用性也大大提升。
目前感觉使用上比较不便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连接App比较麻烦,每次使用都需要手动切换连接到热点后才能连上,如果这个体验能优化,那无疑会更好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