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灰机还是实用机?初代用户的Pocket 2 体验
即使它的使用频率不如手机能做到每天一用。也不可否认,它也在省去了不少负重的重要前提下,帮我记录了不少故事。
自去年有了做阿婆主的计划后,我入手了不少vlog拍摄设备。首先我不是专业摄影出身,对于摄影设备的参数不是精通略知原理,对于画质的要求跟大多vloger一样要观感舒适,自然对于使用的要求达到方便顺手即可。
由此我所有拥有的所有拍摄设备非高配,都是综合「轻便、功能、预算」三者考量后的选择。其中在去年入手的Pocket 1,是唯一便携的云台相机。也因为它独一无二的稳和便携,给我和朋友们记录了不少回忆。
今年2代发布后,作为一个1代用户,从发布会起就开始关注新一代的升级状况。幸运近期收到了@新浪众测 提供的Pocket 2,在轻便的拍摄装备里又增加一个伙伴。
初开箱的 Pocket 2 看上去似乎跟前一代没有过大区别,还是小巧迷你的外形。但把这两个放在一起,2代比1代明显大出个底。主要是因为,2代的底部优化了三脚架、麦克风等配件的拓展设计。
从这条明显的分割线卸下外壳,就能连接麦克风、三脚架转接器、全能手柄等配件了。一直期待的底部直接连接三脚架的设计,终于到来。而且可以安装的配件增多了不少,也意味着大疆走进配件大厂更近一步。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2代的电源键独立了出来。而右下角这颗「原电源键」依旧能够长按启动相机、短按切换模式,唯独新增的变化是「长按锁定镜头」。对于实际拍摄而言,手动锁定的方式更快速锁定目标,提升了拍摄的效率。
看似是为了增加拍摄可能性的操作,没什么毛病。实则在上周的体验中意外发现了设计的一处bug:周末去越野跑想要用Pocket 2记录一些画面,结果前一天充好电后随手将Pocket 2装入收纳袋放在了包中。结果…打开使用时发现不知何时触碰了电源键,Pocket 2 在包中已耗电剩余30%。
所以,每次将Pocket 2收入收纳盒时,最好留心电源键是否朝向手柄内侧。
相信这是大多人惯性的放置方式
除去以上两处较大的改变,相机本身上并没有过大的变化。指甲盖大的屏幕依然支持触控,但是受限体积大小,确实不能有手机触控的顺滑感。也不能否认触控存在的必要性,毕竟在设置自动跟随、对焦的拍摄操作中,点击屏幕即可设依然是最便捷的方式。
而究极Pocket 2的具体拍摄体验上,实际操作起来不止一点点的升级。
从Pocket 2 发布以来,「底子更大」的传感器、画质提升的像素、一直是这代相机的关注重点。虽然Pocket 1 帮我做到了轻便,但也不得不在拍摄体验上没有那么的完美!甚至舍弃了不少云台拍摄的最重要场景模式。
例如过去一年我所遇到的不少问题,以对我个人拍摄的困扰从高到低排序:
1)自拍模式,画面大脸大头;
2)夜晚拍摄,错过许多细节
3)日常拍摄,缺少物体层次;
4)延时摄影,舍弃移动延时;
在这么多限制下还是选择了它。无外乎在于在这个体积范围内,Pocket是唯一的稳定性最强的相机。这一次的2代,对应这些以往困扰我的问题,一一有了提升。
1. 大头照解决
Pocket 2 镜头焦段由之前的26mm升级为20。从这段影片中可见,Pocket 2 代可容纳的画面广了不少。随之能让人头缩小至少1倍,画面也没有明显畸变。
后期处理中,我也增加了不少可发挥的剪裁空间。
2. 夜晚的细节
拍摄中避免不了很多夜摄的场景,从一个非专业摄影的爱好者角度来说,在我眼中分辨夜拍的好坏。无非是:会不会是一团黑,是不是灯光过亮,有没有画面细节。
Pocket 2代 核心的升级包括使用了 1/1.7 英寸传感器,像素可达6400 万。底子大了,能容纳的细节也就多了,同样的环境下使用1代和2代拍摄广州塔的灯光,2代的画面细节更多。画面的锐度也相对前一代更高。
Pocket 2 代拍摄
Pocket 1 代拍摄
而视频支持的格式,其实与上一代无差。依然是三个规格:
FHD: 1920×1080 @24/25/30/48/50/60fps
2.7K: 2720×1530 @24/25/30/48/50/60fps
4K: 3840×2160 @24/25/30/48/50/60fps
但我不是很建议开启4K使用,Pocket本身受限于体积和成本,处理芯片不如手机强大,单条4K影片还是比较占体积的。如果做长时间的延时摄影,还会存在发热问题。
除非特殊拍摄需求,其实做 vlog 的拍摄1080P完全足够。
3. 物体的层次
在光圈方面,从1代的最大2.0升级到了1.8。再搭配更快捷的触屏对焦,基本上可以实现一秒对焦。拍摄距离主体较近时,画面中的背景和主体有了更明显的层次。
4.移动延时来了
选择云台稳定期,除了它的确能提供极其优秀的「稳」之外,对我拍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利用云台稳定转动的功能,可以拍摄动态延时。例如使用 Pocket 1 拍摄轨迹延时,相机位置不变,云台自动转动延时拍摄。
一直遗憾的是,初代去掉了稳定器最酷炫的拍摄模式:移动延时。配合主体移动位置,分分钟拍出技术流的感觉。
解决了困扰我自己的几个问题之外,2代的Pocket还升级了麦克风阵列。手握主体的声音能清晰收录其中,不过距离相机1米以外的人声,还是需要借助无线麦克风。
为了让拍摄能有更舒适的体验,这一代的Pocket 在标配套餐中终于舍得配件了!
这次我收到的是Pocket 2 的基础套餐,相比上一代增加了「遥控杆」、「增广镜」配件。
要吹爆的是遥控杆,目前这个小配件基本已经常居C位。左侧是迷你遥感,可以调控镜头的方向,画面的远近。右侧可以调控拍摄模式,手指切换。原本只能依靠触控屏、手机屏、另购配件的操控,用免费标配且更易操作的小组件补齐了。
触控+遥感的操作,让Pocket 2在拍摄中也操作更显专业。不过目前仍然不支持云台斜向转动。
最开心的是新配件和旧设备可以通用,遥控杆适配Pocket 1,可控云台的运动方向。对我这样有一代、二代的用户而言,拥有新设备的同时拓展了旧设备的可用性。
至于其他小配件,连接iPhone、安卓机的连接器与上一代没有明显变化。变化的是这些配件,现在有了可携带的固定位。在外壳的内里,有个放增广镜、两个配件的卡槽。日常携带时方便,还减少了丢失的机率。
还有一处小细节,自从使用以来我就将Pocket 2底部的配件换成了三脚架适配器,虽然长度会比原装长一截,也不影响装入收纳盒中。
买不买之前,我想先谈谈自己对于Pocket 2的定位。在我的设备中,这类小摄像机不少,但各自有所定位。例如:sony 6400是我拍摄B站视频主力机,go pro 是潜水的专用拍摄,iPhone12mini是日常记录…
至于Pocket对于我而言,是拍摄vlog的主替补。从1代用到2代,从摄影体验到配件升级,我能感受到它的向上空间依然很大。毕竟是新概念的云台摄像,在拍摄体验上还是存在瑕疵:
开机还是需要稍微反应时间;
体积受限情况下续航时长短;
相机拍摄反应依然需要时间。
但在我不想要带重装备、无涉水行程时,必然会使用它。以及由于它的稳定特性,不少运动镜头也是用它来完成。因此对于它的拍摄能力,我的要求不苛刻。稳定性优先,可补充有震撼力的镜头;画质1080P优先,也能有4k做备选;苛刻光影条件下,能保持稳定发挥。当然最重要是,价格可以消费的起,就足够。
即使它的使用频率不如手机能做到每天一用。也不可否认,它也在省去了不少负重的重要前提下,帮我记录了不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