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败于时代:忆小米m1微单
时隔多年再闻小蚁,只有监控相机硕果仅存,科技研发方向也成了主攻计算机视觉,而m1微单则几乎难觅踪迹,真的让人切身体验到了“时代的洪流”力量多么强大。
今天闲来无事看了看过去自己用小蚁拍摄的样张,发现除去了有色眼镜,m1的表现其实可圈可点,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些文字。
▲小蚁m1的外观其实还不错,尤其小蚁标志还真给机身增加了特点,不过由于机身实际绝大部分是塑料材质,于是当时没少被攻击,而现在自己用着堪比单反重量的微单,才知道塑料材质并不绝对是坏事,毕竟现在自己甚至希望手机回归塑料外壳,因为主流的玻璃材质真的是太重太重了。
▲m1的底部平平无奇,不过可以看到,它是带有手柄的,而现在很多机器根本就不考虑这个,所以其实它还是挺用心的,当然,无奈塑料机身降低了这种设计的正面收益,此外机身编号嵌入的方式确实糟糕,这种卡片一定要和机身颜色一直才会和谐,而现在这样塑料感更强了......
▲底部电池仓是只为放置电池而设计,内存卡在另一侧,所以可以尽量增大电池容量、减少机身厚度,使用时续航也确实比普通微单好得多,加上充电可以直接通过usb,因此供电设计可以说是小蚁的一大亮点。
▲转盘部分功能齐全,而且旋钮比较低,虽然操作稍微得用点力,不过却很好的防误触了,现在自己长时间拍照时总是会无缘无故切换模式,最糟的情况是有时会导致raw变成了jpg,所以有些玩家应该是反而喜欢小蚁这种设计的,快门也因为是电子快门,没有因震动导致虚片的可能,哈哈,其实很多时候传统摄影坚持的一些东西真的只适合核心人群,结果普通用户有时却把这些东西奉为圭臬,对于技术真的要理智看待。
▲有热靴值得称赞,记得索尼ILCE5100因为这个没少受嘲讽,然而,和所有微单厂家一样,热靴根本没有实用的配件......其实这个才是当时小蚁最可能超越传统厂家的地方,可惜可能考虑销量,没有下决心生产。
▲小蚁m1的画幅是3/4,而且兼容松下和奥巴,不过让人惊喜的是,小蚁官方也推出了两款镜头,分别是12-40mm f3.5-5.6变焦头与42.5mm f1.8定焦头,价格也相当惊爆,尤其因为定焦头画质很难做差,记得当时不少松下奥巴玩家甚至也在交易42.5mm f1.8这枚镜头,也是奇观了。
▲换上镜头后,小蚁m1还真是有模有样,而且可以看到,这个镜头真的是倾注了心血,竟然有微距功能,这也是这次回顾时最为惊喜的部分。
▲小蚁的42.5mm镜头换算成全画幅已经很长了,所以对拍摄细节当然是相当友好,15厘米就可以完整拍出玩具车车轮,而微距时往往距离是现在的1/4甚至更小,所以实际可用的场景非常多,并且可以看到f1.8确实诱人,如此小的车轮都可以看出前后景差异,至于边缘颜色,实际是车身涂料是高反射材质,肉眼也是这种效果,之后的外景就更说明了这点。
▲实战外景!实在是惊讶,这和之前自己对小蚁的印象全然不同,印象中总以为小蚁是手机效果,没想到这次客观来看才确认了,小蚁就是合格的微单无误。拍摄绿色是主色的相片其实非常难,因为绿色几乎是“最丑背景色”,所以能把绿色隔离或者拍出层次是非常必要的,小蚁m1完全可以做到这点,而且在这时也能看到,对于高光区域,小蚁的处理也是足够让人满意。事实上小蚁用的imx269,根本就是松下GX8、奥巴penf同款传感器,但当时却因为有“imx”的前缀而被大黑特黑,连当时对相机已经稍有了解的自己也轻易的被洗脑了。
▲至于12-40mm镜头,自然明显逊色于42.5mm的定焦头,不过主要问题也仅仅是边缘画质弱的这种典型入门级变焦镜头必然的问题,甚至估计如果不提,是很难发现的。所以实际上,小蚁虽然肯定因为造价低会有工艺上的槽点,但本职工作其实做的非常到位!
敢于对以画质为主导的专业相机发起挑战,小蚁确实极有魄力,而且当时也的确掀起了不小波澜,可惜,小蚁的手段是硬碰硬,全部押注在从画质上拼胜负,而未料到经济和科技变化太过快速,微单竟然有了社交属性,精致的做工直接成了用户的强需求,以及受限于时代,当时国货难以被客观看待,做工平凡的产品更是如此,维护口碑的难度和成本太高,于是很快m1就被贴满了并不真实的标签,失败很难逆转。而今天,自媒体的繁荣让更多的有效信息得以直观展示给大众,相信如果未来仍有挑战者,他们的路应该会更坦荡吧。
产品总结:
优点——
画质可圈可点,官方定焦镜头性价比非凡。
供电设计合理,续航在微单中十分突出。
缺憾——
机身做工尚可,但材质太过平凡。
最初发布时的固件问题较多,影响使用热情。